湖北合美宜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每一个作品都追求完美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四年内外兼修 池州已完成全部117项海绵城市建设

日期:2019-07-20 / 人气:

  2015年4月,池州市跻身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按照坚持“渗滞为先、蓄排结合、净用相成”的建设理念,我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全力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全部117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其中建筑小区28项、市政道路30项、园林绿地5项、水生态水安全7项、能力建设9项、PPP项目38项,项目完工率100%;计划总投资52.3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8.19亿元,投资完成率92%。完成建设145.4公顷的绿色雨水设施,改造和新建93.1公里排水管网,对超过7平方公里的湿地进行生态保护。在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区域内26个历史积水点全部消除、10个黑臭水体完成整治。

  通过监测和模型模拟手段,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达到三部委批复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2%、年SS总量去除率40%的目标;试点区雨水资源回用率达到4%,城市防洪达到百年一遇目标,区域内涝防治达到30年一遇标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举全市之力来抓。

  设立高规格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工作目标任务,解决重大问题,落实工作责任,督导推进试点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市人大将海绵城市建设列入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市政协将海绵城市建设列入重要协商议题,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提出意见建议。

  形成合力推进工作态势。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重大意义、政策措施、最新进展、典型做法,及时公布海绵城市建设相关信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更加亲水、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习惯,着力构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

  构建目标责任体系。建立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年度计划、细化到各项目地块、落实到责任单位,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员,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规范、高效、健康发展。

  在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之前,我市即先行开展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目标定位,确立了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制度管控体系、投融资体系等三大类共67项内容,为科学引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目标体系上,我市选取中心城区核心区域18.5平方公里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坚持“块、线、点”一体化推进,努力将池州建成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环境质量优良、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基本建成现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全区域、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海绵空间”。

  在规划体系上,我市编制了海绵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和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园林绿地系统、水系(蓝线)湿地保护、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用地竖向等专项规划,解决了覆盖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范围系统性与总体性策略问题、现实条件与未来目标问题、试点区域控制指标与建设标准问题。

  在制度体系上,我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计监督办法等9项规范性文件,以及海绵城市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施工图审查要点、奖励资金拨付流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把海绵城市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三年来,我市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性顶层设计。制定了《池州市海绵城市系统方案》和《池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梳理出“源头改造-城区排水系统改造-清溪河截污与控污改造-湿地尾水处理-主城区黑臭水体改善”的从源头、中途、末端的系统治理思路,建立了清晰、科学的海绵城市顶层系统方案,明确了协调推进的子系统与分项整治要求。

  我市构建了完整技术指标体系。坚持统一标准、分类实施,制定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工程运行维护导则、标准图集、运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施工与竣工验收技术导则、天堂湖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指标体系及技术实施导则等13项海绵城市技术规范,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标准的参照系。

  我市构建了海绵城市技术智库。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了北京建筑大学雨水团队作为技术总咨询服务单位,负责海绵城市前期顶层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监测评估、PPP项目技术咨询共10个方面的全过程技术咨询,在3年服务期内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进行总体把关,同时积极与中国建筑设计院、华北设计院、上海市政设计院、土人景观设计院、汩鸿环保、泰宁、仁创等全国知名设计院和企业进行合作,切实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正确的技术路线高效推进。

  在试点之初,我市就编制了项目落实方案。全面梳理建筑小区与公共建筑、城市道路、公园、市政管网系统与城市积水点、黑臭水体等基本情况,以及各个地块场地现状竖向、绿色空间、排水方式、管道情况、下游排口以及周边开放空间等条件,编制完成了《池州市海绵城市项目建设落地方案》,确定了各分地块的雨水控制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地块控制目标合并与拆分、基本技术思路等详细建设要求,提高以汇水片区为单位的目标可达性,增强总体推进执行力,降低设计、建设、管理、监测难度。

  在试点过程中,我市加快推进试点区域项目建设。对3年实施计划中部分项目进行整合打包,分为老城区、清溪河流域片区、天堂湖新区三个片区同时推进,其中:老城区范围5.17平方公里,主要以源头低影响开发改造、末端截污干管改迁、合流制溢流综合改造为主;清溪河流域片区覆盖范围5.72平方公里,以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改造,尾水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为主;天堂湖片区覆盖面积7.61平方公里,以源头控制为主,末端调蓄为辅,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实施项目建设。依据每个片区的特点,三个片区分为4个启动区,以点带面,通过每个启动区的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提高海绵城市认可程度。

  为了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我市搭建了“三位一体”把控机制。由海绵办统筹海绵城市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和规划协调,技术办负责所有项目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施工巡查、竣工验收的全流程技术把控,重点办负责具体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施工,形成“顶层系统协调+过程技术把控+项目落地保障”的无缝合作机制,高效推进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池州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市以示范创新为引领,有效破解了试点建设过程中的难题。

  创新融资模式。在全国率先采用PPP模式,将主城区所有污水和市政排水项目以特许经营方式,选择合作单位。我们在省住建厅《推荐参与安徽省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有关企业名单》中将所有涉及污水处理业务的9家企业确定为招标拟邀请对象,发出投标邀请函。通过竞标选择技术、信誉、融资能力、报价综合最优的合作伙伴。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最终确定深圳水务集团作为中标单位。根据合作协议,由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80%和池州市水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0%组建池州市排水有限公司,负责主城区污水处理与排水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公司总资产为7.12亿元,特许经营期26年。

 

编辑:www.tctoushuizhuan.com